劉自寬 武曉慧
【摘要】目的 建立一個病案終末質量信息管理平臺,使質量指標可測量化,使病案終末質控逐步走向標準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提高病案質控水平。方法 采用模塊化設計,在程序編寫上,采用了Power Builder8.0和SQL數據庫。結果 醫(yī)院管理層和臨床科室可以及時掌握各項醫(yī)療質量指標,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提高了病案質控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病案終末質控;統(tǒng)計軟件
Abstract Objective: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dedicated to establish a medical record terminal quality contro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to make indicators of quality measurable,so as to standardize and systematize the medical record terminal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control.Methods:this system is modular designed on structure, Power Builder8.0 and SQL databases were used in programming.Results:After the system put into use,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departments can make the best of the medica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take corr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existing problems,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medical record quality control rapidly.
Key words medical record terminal quality control;statistics
First-author address Ta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province,271000,PRC
我們根據醫(yī)院實際情況,結合中醫(yī)醫(yī)院分級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設計開發(fā)了病案質量控制統(tǒng)計軟件。其對醫(yī)院病案終末質控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按中醫(yī)醫(yī)院分級管理文件中的病案檢查標準計算各科室得分,將分析結果反饋臨床科室并上報院領導,促進了醫(yī)院病案書寫質量的提高,收到良好效果。
1 系統(tǒng)設計
本軟件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具采用了Sybase公司的PoweBuilder8.0,該產品具有面向對象的開發(fā)方法及可視化的開發(fā)界面,還提供強大的數據庫功能,可以開發(fā)出質量更高、功能更強的應用程序。我們把每月病案質控數據一次性輸入計算機,計算每項指標值、得分,進行匯總、統(tǒng)計分析和輸出。
1.1 運行環(huán)境
軟件要求:安裝Windows2000,Windows XP或其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統(tǒng)。數據庫為Power Builder自帶的Adaptive Server Anywhere6.0。硬件要求:CPU頻率1000MHZ以上,內存256MB以上,推薦使用512MB或更大的內存空間。硬盤空間1GB以上。
1.2 設計要求
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使每個功能模塊獨立編程,在塊與塊之間只有數據聯接,沒有控制聯接,程序結構清晰,易擴展、修改和維護。界面友好,操作簡便,大量使用菜單提示,在內部處理時,屏幕上提示正在處理情況,便于醫(yī)院質控工作人員操作。
1.3 數據庫設置
整個軟件中設計了3種形式的表結構:基本表、相關表、字典表。(1)基本表。主要是數據表,表中存放科室每項指標的錄入數據,如檢查病案總數、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病案數、甲級病案數;(2)相關表。主要是輸出表,存放經過匯總計算后的科室各項指標名稱、得分;(3)字典表。有4個表,存放科室名稱、指標名稱、標準值及用來驗證各項數據是否符合邏輯關系的公式。
1.4 處理功能
系統(tǒng)提供數據輸入修改、統(tǒng)計打印、系統(tǒng)維護、數據備份等功能。
(1)輸入及修改。要求質控員對當月出院病案檢查數據按科室進行簡單匯總,形成固定的輸入表格,再錄入計算機。錄入時可按科別選擇錄入,并進行數據間邏輯關系的驗證。同時輸入計算時需要用到的參考值,如:本省同級中醫(yī)醫(yī)院單病種中醫(yī)治療率等。本軟件提供了全院數據修改和科室數據修改選項,錄入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分別調用。我們以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這一指標為例進行說明,神經內科本月共檢查病案100份,辨證論治優(yōu)良的病案87份,我們可以選擇神經內科,然后逐項輸入包括辨證論治優(yōu)良病案數87,檢查病案總數100這些數據項。
(2)統(tǒng)計計算。系統(tǒng)可按輸入日期對同年度任意時間區(qū)間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匯總,按計算公式計算每項指標的數值,按分級管理文件上的標準計算得分。例如我們想輸出2008年1至6月份的情況,只要輸入這一時間段,系統(tǒng)自動將各科室相同的數據項累加,根據百分比公式計算指標率,計算每項指標的得分。適用的扣分原則有4個,分別是盡力達標原則、不能超標原則、百分比扣分原則、單病種扣分原則,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適用盡力達標原則。比如神經內科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的標準為90%,達標后應得分為2分[1],只要不達標,就扣除應得分的10%。同時體現離標準越遠扣的越多的原則,在指標值介于80%至85%之間,扣除應得分的6%的基礎上,離標準相差每增加5%,扣分比例就增加1%,指標值在80%至85%之間,扣除應得分的6%,扣分比例為-10%-6%,即扣除0.32分;指標值在75%至80%之間,再扣除應得分的7%,扣分比例為-10%-6%-7%,即扣除0.46分;如此類推,差的越多扣的越多,直到扣完為止[2]。下面舉例說明上面的整個過程,假設2008年1至6月份神經內科檢查病案1000份,辨證論治優(yōu)良的病案840份,神經內科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就是84%,得分為2-0.32,即1.68分,其他幾個原則不再詳述。
(3)統(tǒng)計報表。報表分科室報表和全院報表2種,均輸出每項指標的數值、標準、應得分、實際得分等數值。如上例,神經內科辨證論治優(yōu)良率為87%,標準為90%,應得分為2分,實際得分為1.68分。全院報表在累加各科室數據的基礎上計算全院各項指標值和總得分。
(4)系統(tǒng)維護。實現數據資料的永久存放和交流。所有資料均在硬盤存放,同時可用光盤進行數據備份、脫機存放。
2 系統(tǒng)功能和特點
2.1 系統(tǒng)主要功能
本系統(tǒng)經過在我院2年時間的運行,證明具有以下功能:
(1)為醫(yī)院管理提供了可測量的指標,便于進行質量考核。檢查考核是醫(yī)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醫(yī)院質量考核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是缺少可以測量的、科學的質量指標體系。此系統(tǒng)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按分級管理的標準科學計算的指標數據,可以作為對臨床科室進行質量考核的重要依據。
(2)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數據準確性。如果人工計算這些數據,由于計算公式復雜,且各指標的計算公式不同,計算一個科室的單月數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數據還易出錯。這一系統(tǒng)較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提高了醫(yī)院質控人員的工作效率,受到了醫(yī)院質控人員的歡迎。
2.2 主要特點
(1)由于病案質控各項指標需要質控員主觀判斷,不能從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中直接獲取數據,因此本軟件適用于各級醫(yī)院質控室單機使用,界面友好,簡便易操作。(2)由于建立字典庫,系統(tǒng)結構實現模塊化、標準化,醫(yī)院一般信息、標準和公式、科室設置等發(fā)生變化時,可利用系統(tǒng)維護模塊進行增刪,不需要改變程序和庫結構[3]。(3)通過計算機輔助工作改變了以往對病案終末質量評估的方法,真正做到對病案書寫質量客觀、確切的評估[4]。
3 小結
病案質量控制系統(tǒng)是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IS)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病案終末質控需要人為評價的特點,大部分數據不能從HIS系統(tǒng)中直接獲取,因此系統(tǒng)只能采取以單機操作為主,網絡獲取數據為輔的方式。目前醫(yī)院分級管理已停止多年,但當時的評審原則和評審標準仍然具有指導意義,仍然適用于醫(yī)院對醫(yī)療質量的評價。另外,本軟件在進一步升級時,可參考衛(wèi)生部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醫(yī)院管理指南》中的指標和標準。本軟件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來,經我院及幾家同級醫(yī)院使用驗證,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統(tǒng)計質量方面均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越性。